随着原材料的上涨,污水处理厂如何通过减少碳源投加量来降低成本呢?
发布时间:2021-11-04 点击次数:1403
投加成本是碳源的当量COD价格+投加量的综合算法,需要理论计算加实际运行的投加量确定。
Q——进水量,m3/d;
1、碳源的COD当量值
它们所对应的COD当量如下表所示:
2、碳源投加量计算
为提高脱氮效率,保证出水总氮浓度达标,采用甲醇作为外加碳源,投加点位于厌氧段进水口,实际运行证明出水水质能稳定达标,弊端是甲醇药耗高,运行成本偏高。
经调查研究后,该污水厂决定从调整碳源投加点与量、以及通过改变内回流流向、内回流比来提高脱氮除磷效果这2个方面入手,降低碳源投加量,减少污水厂运行成本。
外加碳源主要保证缺氧段有充足的有机物供反硝化细菌利用,从而提高脱氮效率。
基于此,该厂运行人员将甲醇投加点从A2/O池厌氧段进水口调整至缺氧段,并对甲醇用量进行合理调节(当进水浓度以及 C /N值低、出水 TN 值出现上升趋势时,加大投加量,反之则减少投加量),同时进行相应的工艺调控以满足生产运行需求,确保出水水质达标。
碳源投加点调整前,甲醇首先在厌氧段消耗一部分,再进入缺氧段进行反硝化;而调整后,甲醇全部用于反硝化,避免了厌氧段对甲醇的消耗,从而使甲醇用量大幅下降。
从结果数据来看,该厂甲醇日均用量减少约45.9%,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。同时,甲醇用量减少后,各项水质参数均能达标。
根据除磷理论可知,要得到较高的除磷率,释磷必须充分。同时,只有在严格的厌氧条件下,聚磷菌才能够从体内大量释磷而处于饥饿状态,为好氧段大量吸磷创造条件。
该污水厂的内回流分别进入厌氧段、缺氧段,
一方面,部分硝化液回流至厌氧段,使厌 氧段DO浓度升高,不利于释磷,且硝化液对聚磷菌的释磷具有抑制作用; 另一方面,为了保证反硝化的顺利进行,必须保证严格的缺氧状态,而硝化液部分回流至厌氧段,难以保证缺氧段环境。
因此,为提高除磷脱氮效率,该水厂关闭厌氧段内回流拍门,使硝化液全部回流至缺氧段。
总的来说,根据生物脱氮除磷理论调整内回流去向,要严格保持厌氧段、缺氧段的DO范围,使硝化液全部回流至缺氧段进行反硝化,提高了反硝化效率;且消除了硝酸盐对厌氧释磷的抑制,聚磷菌在厌氧段释磷、好氧段吸磷的能力明显增强,提高了生物除磷效果。
内回流比r直接关系到脱氮效率,r值越大,系统总的脱氮率越高,出水TN值越低。
但r值过高时,对系统脱氮也会产生负面影响:
一方面,通过内回流带至缺氧段的DO较多,DO浓度较高时会干扰反硝化的进行; 另一方面,加大回流量使污水在缺氧段的实际停留时间缩短,使脱氮效率降低; 同时,加大回流量还增加了系统的能耗。
因此,必须找到适合污水厂生产运行的最佳内回流比,使脱氮效率最高,并尽量降低能耗。
该水厂通过对不同回流比时脱氮效果的分析,发现内回流比在200%、300%时出水TN值均能达到一级A标准,内回流比为300%时的TN去除效果较200%时的好,且反硝化时间充足,故300%的内回流比更适合该污水厂的生产运行需求。
2、乙酸
3、乙酸钠
四、投加碳源的后续处置困难
投加碳源目的是为了脱氮,但考虑脱氮效果的同时,也要兼顾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稳定,避免处理费用增加。
1、污泥产量